2018/12/28 上午9:27:28 星期五
新聞熱線:0577-67898890 廣告熱線:67810777 | 關于我們 | 舊版
您當前的位置 : 文成新聞網  ->  新聞  ->  深度報道  ->  熱點關注  -> 正文熱點關注

以水破題 實現“五水共富”(一):發展特色水養殖 做活“水”共富文章

發布時間:2023年06月28日 來源:文成新聞網

  文成新聞網訊(記者 徐露露 季向賢 魏為強 陳經友 朱偉)以水為媒,借水行舟。近年來,文成立足特色水資源優勢,讓生態“好水”變成共富“活水”,眼下,文成正持續探索保護水生態、集聚水制品、提質水文旅、開發水能源、發展水養殖等五篇“水”文章。

  “大水缸”游出“共富魚”

  飛云湖上的珊溪水庫,碧波粼粼,清亮如鏡,5.3萬畝的水域,是近600萬溫州人的“大水缸”。而造就一灣碧水的,離不開這里休養生息的魚。

  許濤是珊溪水源保護有限公司的護漁管理員,他告訴記者,水庫養殖的一些濾食性魚類可以消耗藻類,以達到凈水的效果。他的這個說法可以由一項數據來進行佐證:經市主管部門監測數據分析,去年全年珊溪水庫平均水質達到Ⅰ類。

  2003年4月,溫州正式啟用珊溪水庫水作為原水。如何守護好水源地?20年來,當地從建立生態補償機制、幫助3.7萬移民搬遷,到設立轉產轉業專項扶持資金、試行文泰“工業飛地”,再到探索出“人放天養 以魚凈水 以漁富民”的保水漁業。

  據珊溪水源保護有限公司總經理潘三林介紹,保水漁業實行共管共享,也就是大家共同管理,漁業經營收入實行共享。該公司每年從漁業經營收益里拿出220萬元給文成、泰順兩地的86個行政村,用于支持庫區行政村經濟建設,助力庫區尤其是文泰兩縣實現共同富裕,以漁興村、以漁富民。

  據統計,2022年珊溪水庫增殖放流魚苗67萬余尾,捕撈成魚191.9噸,活魚銷售33萬斤,實現銷售收入535萬元。保水漁業護水又富民,在水源保護和漁業發展之間找到了平衡,為庫周培育淡水漁業養殖產業鏈打開了空間,讓文成發展水養殖產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。

  小稻田養起“致富蝦”

  另一邊,在黃坦鎮依仁村稻蝦共養基地里,村民正忙著起籠收蝦,一只只剛出水的小龍蝦透紅鮮亮、活力十足,已經早早被預訂。

  “小龍蝦的養殖周期為40天,最近每天可以賣出100至300多斤。我們還在稻田里養了大閘蟹、澳洲淡水龍蝦等,等稻谷成熟了,蟹、蝦也可以吃了!毕胫衲甑暮檬找,黃坦鎮依仁村鄉賢葉鳳右打算明年再擴大小龍蝦養殖面積。

  近年來,依仁村因地制宜發展“稻蝦共養”,利用稻田空間與水資源,種水稻、養龍蝦,實現了“一水多用、一田多收、以漁促稻、以漁穩糧”。

  如今,依仁村依托“農戶+企業+合作社”的發展模式,將村民們閑置的土地以租賃的方式進行統一管理,再通過“固定分紅+效益分紅”,實現村民拿租金、掙薪金、分股金,在家門口就可以參加養殖技術培訓。

  接下來,當地還計劃縮短養殖空窗期,開展多元化養殖,爭取收益最大化。黃坦鎮畜牧獸醫員劉日鋮表示,他們會幫忙聯系養殖專家提供技術上的支持,讓養殖戶掌握育苗技術,讓水養殖產業更好地發展,幫助村民走上共富之路。

  眼下,文成正在推進溫州光唇魚工廠化養殖項目落地,還引進浙大領雁、南太湖種蝦、鱘魚科技等一批漁業重點項目,并依托這些大項目成立文成縣淡水養殖研究院,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,爭取到2027年水養殖產值達3億元以上,帶動群眾增收2億元。

總監制:黃金杰監制:陳葉靜責編:趙海鎮編輯:項露露
點擊排行

關于我們 | 廣告合作 | 聯系我們 全站導航

  • 相關鏈接